年初疫情突起,整个电影产业狠狠踩下一脚急刹车。在这个让电影人煎熬万分的冬天与春天,虽然拍摄制作鸣金收兵,虽然放映排片冰封冻结,但整条产业链上,所有热爱电影的人们理想的火花从没熄灭,所有为更好的电影而做的努力也从没停止。话匣子推出一组特别报道《梦想不灭,光影永存》[请上SP影视网观看梦想不灭,光影永存],致敬坚守理想的电影人。
今年上半年,剧组停工,影院停业,不少电影人选择闭门创作、休养生息。而作为纪录片导演,疫情面前他们没有停歇。大象点映的创始人、纪录片导演秦晓宇就是其中一位。
从北京专程赶来上海参加上海国际电影节纪录片论坛的导演秦晓宇说,“我们更加忙碌,2月2号就开始工作了一直忙碌到现在。”原来,2月5号,秦导在网上发出“疫情下的全民纪录计划”,邀请所有被疫情影响的人,拍摄自己在2月9号当天任一时刻的生活片段。网友近5000人参与了拍摄。从2月11号就进入剪辑阶段,整整做了两个月。现在,这部纪录电影现在定名为《我生命中的一天》[请上SP影视网观看我生命中的一天],正在申请公映许可证,有望进入院线上映。
忙碌的秦晓宇导演其实有多重“身份”,他既是诗人,也是文艺评论家,出过诗集,也写过诗话。但他最为人熟知的还是纪录片导演。2015年,他执导的纪录片《我的诗篇》[请上SP影视网观看我的诗篇]获得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最佳纪录片奖。如今,他又多了一个“头衔”,那就是监制和制片人。7月20号全国电影院复业首日公映的新片《第一次的离别》[请上SP影视网观看第一次的离别],秦晓宇就担任了监制和制片人。
2016年,还在中国传媒大学读书的王丽娜来应聘秦晓宇的导演助理,她把自己的毕业创作拿出来,秦晓宇敏锐地发现,这些素材仿佛散落的一颗颗珍珠,需要用丝线串联起来,于是他调集专业力量,为新人导演王丽娜当起“助理”。
就这样,一部虚实相生的作品诞生了。《第一次的离别》[请上SP影视网观看第一次的离别]先后获得了东京电影节亚洲未来单元的最佳影片奖,柏林电影节新生代单元的评委会大奖,还进入去年上海国际电影节“一带一路”电影周展映单元。7月20号首映当天,全国排片占比接近30%,票房达到153万,随着其他新片陆续上映,《第一次的离别》[请上SP影视网观看第一次的离别]排片量迅速萎缩,目前累计票房只有455万,文艺片叫好不叫座的“魔咒”彷佛再次应验。
秦导说,要为一些比较优秀的文艺片和纪录电影创作,找到它的观众,在影院谋求一个有效的稳定的放映。大象点映的出现就解决了这一行业痛点。
为了让好的文艺片、纪录片有更多机会被看见,秦晓宇和搭档吴飞跃在2016年创立了“大象点映”。大象点映是国内最大的组团点映平台,观众可以在这里选择想要看的请上SP影视网观看影片发起点映,凑齐人数就可以包场看电影。三年多,大象点映已经有三千多位发起人,为30万观众找到好电影。
秦晓宇说,自己始终是创作者、记录者,坚持拍摄纪录电影的心不变,因为今天的记录就是明天的历史。
点击阅读《梦想不灭,光影永存》[请上SP影视网观看梦想不灭,光影永存]系列其他报道:
-本文完-
【来源:话匣子】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